来到瑞士快两年了,依然日常被当地物价惊到。但架不住社交需要,以及我个人的好奇心,最后还是在当地探索了不少酒吧。至今我也还记得第一次在瑞士点酒时的手足无措,既不知道要怎么引起酒保注意,也不知道那些个菜单上到底写的是什么。
来到瑞士快两年了,依然日常被当地物价惊到。但架不住社交需要,以及我个人的好奇心,最后还是在当地探索了不少酒吧。至今我也还记得第一次在瑞士点酒时的手足无措,既不知道要怎么引起酒保注意,也不知道那些个菜单上到底写的是什么。
牙周科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洁牙,完整的说法就龈上洁治,龈下刮治,龈下刮治术,根面平整术。我知道现在对于洁牙有很多的谣言。比如,洁牙会让牙变松,让牙间隙变大,会出血,会破坏牙齿表面的那层釉(即,牙釉质)。但是,洁牙其实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口腔保健方法,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。
医生的态度,就是差的。这是一直以来大家的印象。倘若遇到一个态度好的医生,看了病之后还会回去好好说一说,甚至这个医生还能上个新闻什么的。但是,似乎除了医生群体内部,很少有人真正去考虑医生为什么态度差,或者说,为什么会被病人感觉态度差。
若有显示错误,请直接点此跳转b站观看 在电影的最后,我写下这么一段话: 这不是一个完美的故事 也没有炫目的拍摄和后期技巧 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琐碎且平凡 你会拥有数不清的快乐 “没完”的烦恼、焦虑也会存在 This is our life. 作为非电影科班出身的学生,没有专业的设备,也没有经过正统的训练,一切的出发点只是——可不可以用一个故事记录一下我们当下的感受(当然也是为了完成电影课的期末大作业)。 于是,我们设定了这样的一个故事情节:2025年,剧中的男主已经三十多岁了,事业…
这学期终于上了gender相关的课程,其实挺有意思的,课上能听到来自不同视角不同国家的故事。我也很喜欢参与讨论的过程,去探讨性别意识的起源,以及相关问题的可能根源。 但目前来看,我还是反感gender的学科化,更确切地说,被女权主义主导的gender课程总是叫我无法适应。 不适应的原因有很多,比如gender既然是性别,那为什么没有讨论masculinism的思潮呢?女性的受压迫史是不是对应了男性的压迫史?如果是,那又是如何压迫的呢?它的历史、偶然与逻辑又是什么?既然可以从女性受压迫的脉络里追寻改变现状的途径,又为…